400-823-3023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行业资讯-推进冷链供应链全面可控,数据安全,粤十在行动
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与国家“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的战略指引下,冷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与数据安全已成为保障民生供给、维护产业安全的核心支撑。近年来,国产冷链软件平台凭借技术适配性、数据安全性与场景贴合度的显著优势,加速替代国外系统,而前海粤十作为行业领军者,正以“技术创新+生态构建”双引擎,践行国家战略号召,为冷链供应链全面可控与数据安全筑牢“中国防线”。
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通过“补短板”“锻长板”双路径,提升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其中工业软件、供应链管理系统等核心环节的国产化替代被列为重中之重。
在冷链领域,国家政策持续加码赋能,从“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提升冷链数字化水平”,到地方政府出台专项补贴(如云南对智能冷链系统应用企业给予最高300万元贴息贷款),政策红利正加速推动国产冷链软件从“可用”向“好用”“优选”跨越。这一背景下,国外冷链软件因数据接口不兼容、本地化服务滞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问题,市场份额逐步被国产平台替代,行业格局迎来根本性重塑。
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冷库软件市场规模预计达28.6亿元,2030年将突破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8.3%,增速远超全球平均水平。国产软件凭借三大核心优势实现弯道超车:
一是场景适配性强,深度贴合国内冷链企业运营特点,如粤十系统针对跨境冷链、极寒仓储等特殊场景定制开发功能模块;
二是数据自主可控,彻底规避国外软件数据跨境传输的安全风险,符合《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
三是成本与效率优势显著,通过SaaS化部署与本地化服务,降低企业升级门槛,如应用国产系统后,冷链企业运营成本平均降低15%,订单处理效率提升超120%。
前海粤十:以“全链数智+安全防护”筑牢屏障
作为国内领先的冷链数字化服务商,前海粤十以技术创新响应国家号召,构建起覆盖“仓储-运输-追溯-交易”全链路的可控体系,同时打造金融级数据安全防护屏障,成为国产冷链软件替代的标杆范本。
粤十依托AI、物联网、区块链等核心技术,构建智能冷链云平台,实现供应链全环节可视化与精准管控。在仓储环节,运用AI算法优化库存布局,智能分拣系统效率提升50%以上;在运输环节,通过北斗定位与物联网技术深度融合,实时监控车辆位置、温控数据,动态优化路线,降低空驶率20%以上;在追溯环节,基于区块链“一物一码”体系,实现产品从产地到终端的全程可查,追溯覆盖率超95%,确保“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其自主研发的低温无人机器人系统,可在-30℃极寒环境稳定作业,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映射仓储全流程,提前预警设备故障与安全隐患,使深圳港冷链园区安全事故率下降90%,能耗降低10%。目前,该系统已服务全国21万家B端客户,链接全球超5700万吨冷库资源,运输干线覆盖全国3000余条,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
面对冷链数据泄露、篡改等风险,粤十建立“传输-存储-操作”三层安全防护体系,筑牢数据安全防线。传输层面采用HTTPS+SSL/TLS 1.3双重加密,动态密钥每10分钟自动更新,确保订单、财务等核心数据传输无虞;存储层面依托等保三级标准分布式集群,采用“3副本存储+异地容灾”模式,以AES-256加密技术保障数据存储安全,1小时内可完成故障数据恢复;操作层面实行角色化权限管理,全程记录操作日志,5分钟内可追溯责任主体,异地登录需多重验证,从源头规避操作风险。
从国内冷链企业的数字化升级,到跨境冷链的标准输出,粤十以“技术+生态”的势能,不仅践行着国产软件替代的使命,更以“中国方案”重塑全球冷链供应链格局。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迭代与生态的不断拓展,粤十将继续深耕冷链供应链可控与数据安全领域,为保障国家供应链安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科技动力。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