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23-3023
近日,在深圳跨境物流供应链服务优秀品牌企业推广活动上,前海粤十轮值董事长史伟琦以“智慧冷链新基建:重塑全球农产品供应链的韧性与活力”为主题,分享前海粤十如何通过数字技术重构冷链基础设施,为全球农产品流通注入科技动能。
史伟琦在演讲中指出,传统冷链行业存在“重硬件、轻运营”、“重局部、轻协同”的突出问题。从温控精度来看,传统冷链多依赖人工监控,部分环节温控误差达±3℃,难以满足预制菜、生物医药等细分领域对“±1℃”精准温控的需求。供应链协同难题同样制约着行业发展。生产端、流通端、消费端数据割裂,“最先一公里”预冷率不足30%,“最后一公里”配送延迟、温度波动等问题频发。
面对行业痛点,前海粤十构建了以“物联网+区块链+AI”三位一体的智慧冷链新基建架构。
在硬件层面,前海粤十推出的 “企鹅系列”低温特种机器人可在-30℃环境中精准作业,定位精度达±5mm,货架空间利用率提升70%,人力成本降低30%。
在软件系统方面,前海粤十的全球冷链智能协同云平台作为数字底座,整合了仓储、运输、通关等多个环节数据,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全程溯源。
前海粤十的智慧冷链解决方案已在多个场景中验证其价值。在降低损耗率方面,前海粤十通过AI预测算法优化库存周转率30%-50%,区块链技术实现全程溯源,将农产品流通运输时效降低超70%,农产品流通损耗率大幅下降。在跨境冷链场景,前海粤十在RCEP框架内共建冷链数字走廊,通过分布式智能共识溯源矩阵,贸易通关时效提升30%。在技术标准层面,前海粤十深度参与标准制定,参与制定的ISO9001、ISO27001国际标准已获国家认可,为跨境冷链数据安全提供保障。
完成B轮融资后,粤十正加速推进全球化战略。目前,前海粤十的智慧冷链云平台服务全球超5000个农产品冷链园区,冷库容积达6700万吨,终端客户超42万,运输干线覆盖全国4000余条,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此外,粤十正积极布局海外市场,与中东、马来西亚等国际区域的伙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针对国外优质农产品资源,构建技术驱动、链接产地和销地,科技、产业、金融为一体的高效协同农业产业链生态闭。构建积极助推中国特色农产品“走出去”和国外优势农产品“引进来”,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共进,服务国家粮食宏观调控和民生食品安全,为国内外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和更多元化的消费体验,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
冷链科技的终极使命,是让每一份新鲜都成为可交易的“数字财富”。从田间到餐桌,从区域到全球,冷链科技不仅是效率工具,更是连接人类命运的纽带。史伟琦表示:前海粤十目标三年内覆盖80%主要贸易节点。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从田间到舌尖,全程可感、可控、可信,前海粤十希望以深圳创新活力为引擎,为全球农产品冷链产业提供中国解决方案。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