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粤十

深圳前海粤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商务部·冷链大数据应用推广工作组/组长单位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单位
十六年砥砺前行,持之以恒,做您可托付的信息化合作伙伴。

提升冷库库存周转效率的方案

发布时间:2025-08-29

在冷链物流体系中,冷库作为核心仓储节点,其库存周转效率直接影响供应链整体响应速度与运营成本。当前多数冷库库存管理存在以下痛点:


一是库存信息滞后,依赖人工记录或半自动化系统,无法实时同步货物入库、出库、在库状态,导致 “找货难”“错发漏发”,甚至出现货物超期存放变质的情况;

二是存储布局不合理,未根据货物周转率、温区需求进行科学分区,高周转货物被放置在偏远货位,增加搬运路径与时间成本;

三是作业流程冗余,入库预检、分拣、出库复核等环节缺乏标准化规范,人工操作随意性大,导致单次作业周期过长;

四是设备与人员协同不足,冷链专用设备(如叉车、货架)老化或配置不足,人员操作技能参差不齐,进一步降低作业效率。这些问题共同导致冷库库存周转天数偏高,资金占用成本增加,难以满足市场对冷链货物 “快进快出” 的需求。



基于以上痛点,本方案实施策略如下:


(1)构建数字化库存管理体系,实现信息实时同步


引入专业冷库 WMS 系统:选择适配低温环境、支持多温区管理的仓储管理系统(WMS),核心功能需覆盖:

货物批次与效期管理:自动记录每批货物的入库时间、保质期、温区要求,设置效期预警(如到期前 30 天提醒),优先出库临近效期货物,避免滞销;

实时库存可视化:通过系统终端或移动端,实时查看各货位的货物名称、数量、规格、存储时长,支持 “按货找位”“按位找货” 双向查询,解决 “找货难” 问题;

数据对接与共享:打通 WMS 系统与上游采购系统、下游配送系统的数据接口,实现 “入库预报 - 在库管理 - 出库调度” 全链路信息同步,避免信息孤岛。

部署物联网(IoT)感知设备:在冷库内安装 RFID 标签、温湿度传感器、货位占用传感器:

为每件货物粘贴耐低温 RFID 标签,通过出入口读写器自动记录货物出入库信息,减少人工扫码工作量;

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各温区环境,数据异常时自动报警,避免因温区波动导致货物变质;

货位占用传感器实时反馈货位空满状态,辅助系统自动分配最优货位,提升空间利用率。


(2)优化库存布局与作业流程,减少无效成本


科学划分存储区域:基于 ABC 分类法与货物周转特性,重构冷库存储布局:

A 类区域(高频周转区):靠近冷库出入口、装卸平台,存放日均出库量排名前 20% 的高周转货物(如生鲜食材、快消冷链品),采用流利式货架,实现 “先进先出” 自动流转;

B 类区域(中周转区):位于冷库中部,存放周转频率中等的货物,采用横梁式货架,兼顾存储量与存取效率;

C 类区域(低周转区):位于冷库深处,存放月周转次数低于 1 次的低频货物(如冷冻设备备件、季节性储备品),采用驶入式货架,最大化利用空间。

标准化作业流程:制定《冷库入库 - 在库 - 出库标准化操作手册》,明确各环节操作规范:

入库环节:提前接收上游入库预报,在冷库外设置 “预检区”,完成货物数量核对、外观检查、温区匹配后,由 WMS 系统自动分配货位,叉车司机按系统指引上架,避免人工分配货位的随意性;

出库环节:根据下游订单需求,WMS 系统自动生成 “最优拣货路径”,拣货员按路径依次拣货,复核员通过 RFID 扫描确认货物信息,确保 “账、货、单” 一致,减少复核时间;

在库管理:每周开展 1 次 “动态盘点”,依托 RFID 技术批量扫描货位,2 小时内完成全库盘点(传统人工盘点需 1-2 天),及时发现并修正账实差异。


(3)强化人员管理与培训,提升作业协同效率


建立专业化人员团队:

设立 “冷库库存管理员” 岗位,负责统筹 WMS 系统操作、库存数据分析、效期预警处理,要求具备冷链仓储 3 年以上经验,熟悉低温环境下的货物特性;

对叉车司机、分拣员等一线人员进行 “技能 + 安全” 双培训,内容包括 WMS 系统基础操作、RFID 设备使用、低温防护规范(如防冻伤、防缺氧),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制定绩效激励机制:将作业效率与人员薪酬挂钩,设置 “周转效率奖”“零差错奖”:

对入库 / 出库作业效率超目标值 10% 的班组,每人每月奖励 XX 元;

月度库存信息准确率达 99.5% 以上,库存管理员奖励 XX 元;

因操作失误导致货物损耗的,按损耗金额的 10%-20% 扣除责任人员绩效,倒逼人员规范操作。


(4)升级冷链专用设备,降低作业瓶颈


更新仓储与搬运设备:

替换老化的燃油叉车为 “电动防爆叉车”,适配低温环境,减少故障停机时间,同时降低能耗(电动叉车能耗成本比燃油叉车低 40%);

在 A 类区域加装 “自动化立体货架 + AGV 机器人”,实现货物自动上架、下架,AGV 机器人可 24 小时不间断作业,单日处理货物量是人工的 3 倍;

配置 “低温型手持扫码枪”,避免传统扫码枪在 - 18℃以下环境中死机,确保出库复核环节高效运行。

优化冷库配套设施:

在装卸平台加装 “快速卷帘门” 与 “风幕机”,减少冷库内外温差导致的冷量流失,同时缩短货车装卸时间(从平均 30 分钟 / 车压缩至 15 分钟 / 车);

在冷库内设置 “临时缓存区”,用于存放待分拣、待出库的货物,避免货物在库内长时间堆放占用作业通道。


方案实施后,每月召开 “库存周转效率分析会”,基于 WMS 系统数据,分析以下指标:


1. 各品类货物周转天数变化;

2. 入库 / 出库作业效率波动;

3. 库存信息准确率与损耗率;

4. 设备故障率。针对指标异常项(如某品类周转天数上升),深入排查原因(如存储位置不合理、订单需求下降),并调整对应策略(如重新分配货位、联动销售端优化订单)。


有条件的可以每季度邀请行业专家对方案进行评估,结合冷链物流技术发展(如 AI 分拣、区块链溯源),迭代优化管理手段,确保冷库库存周转效率持续领先。




前海粤十是一家专门做冷链管理系统的服务商,其冷链仓储管理系统对于提升库存周转率有很大帮助,深受客户好评,如果您对粤十冷链仓储管理系统感兴趣,可以联系粤十体验试用,然后粤十结合您的具体情况给出详细的冷链库存周转提升解决方案,助力您的供应链高效运营!


选择粤十冷链仓储管理系统的七大理由:


1、术业有专攻,前海粤十是一家专业做冷链管理系统的企业,并且拥有二十多年的行业经验;

2、众多成功的实施案例,500强企业合作伙伴,比如:深圳港,盐田港,盐城港等;

3、深度参与《数字化冷库技术规范》《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服务规范》等 12 项国家 / 行业标准制定,多数企业依赖通用仓储标准,无法满足冷链场景的特殊要求;

4、强大的技术团队,目前公司技术团队有200多名,占公司的90%左右;

5、多项发明专利,所有产品均为自主研发,且已取得近百项软件著作权及专利证书,先后通过了ISO9001、ISO27001、CMMI 3级等质量认证;

6、行业认可, 商务部全国冷链流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组长单位,商务部冷链大数据应用推广工作组组长单位 ,中物联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单位等等;

7、荣获过中国冷链产业金链奖十佳信息技术供应商、物流信息化平台璀璨之星等荣誉称号

本文标签: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400-823-3023

(周一至周日9:00-21:00)

深圳总公司:深圳市南山区中粮前海创新中心•东塔 18、19楼
杭州分公司:杭州市余杭区德信数据产业大厦19楼、20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