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粤十

深圳前海粤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商务部·冷链大数据应用推广工作组/组长单位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单位
十六年砥砺前行,持之以恒,做您可托付的信息化合作伙伴。

深圳45周年:前海粤十——冷链数字化浪潮中的“深圳速度”与“中国方案”

发布时间:2025-08-28

1980年,深圳湾畔的一声开山炮响,炸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从蛇口工业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呐喊,到前海“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的蓝图,深圳以“敢闯敢试”的精神,书写了从边陲小镇到全球标杆城市的传奇。2024年,深圳经济总量突破3.68万亿元,单位GDP能耗仅为全国1/3,PCT国际专利连续21年全球第一。这座城市用45年证明:改革是破局的利刃,开放是腾飞的翅膀。



而作为“特区中的特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以“制度创新策源地”的使命,累计推出882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65项全国推广,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从跨境金融“六个跨境”到深港数据跨境通道,从前海青年梦工场到国际仲裁规则衔接,前海用“一年一个样”的蝶变,诠释着“精耕细作,画出最美图画”的初心。


冷链赛道上的“深圳样本”:前海粤十的数字化突围在深圳45年的创新基因滋养下,前海粤十正以冷链供应链数字化的“隐形冠军”姿态,成为全球生鲜冷链领域的“深圳样本”。


• 十年磨一剑:从田间到餐桌的数字化革命2017年,前海粤十在深圳前海诞生。面对农产品冷链行业信息化率不足10%的痛点,企业以“一米宽、一千米深”的专注,自主研发“全息孪生冷链生态系统”,攻克冷库极端环境作业难题,构建覆盖仓储、运输、贸易、金融的一站式平台。如今,其服务已触达全球5700万吨冷链园区,终端客户超37万家,稳居行业龙头。


• 技术赋能:让冷链更“聪明”在深圳“双区驱动”战略下,前海粤十将人工智能、物联网与区块链深度融合。其打造的“低温特种机器人”实现冷库无人化作业,货架空间利用率提升70%,提升80%冷库运营效率;数字孪生平台实时模拟全球冷链网络,动态优化运输路径,降低能耗30%。2025年上半年,企业营收突破341亿元,同比增长151.85%,成为全球冷链数字化赛道上的“中国速度”。


• 深港融合:从“港资港法”到全球市场基于全球化布局,前海粤十引入中粮资本(香港)、中国供销总社、广东农垦集团等战略资本,搭建跨境冷链贸易通道。其打造的“一带一路”冷链数字枢纽,助力中国特色农产品流通出口,同时将国外优品高效送上中国餐桌。



深圳精神与前海粤十的“双向奔赴”:前海粤十的成长,与深圳45年的发展同频共振,粤十以冷链信息化为底层,逐步构建起贯穿全产业链的数字化运营体系,业务已从单一冷库信息化服务,拓展全供应链综合服务及及库行种机奣人等创新领域,实现了原材料采购、全球贸易、冷链仓储、物流配达等全环节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商流“四流合一。


• 制度创新的沃土:深圳综合改革试点赋予前海粤十“先行先试”的底气。从《电子商务冷链物流配送服务管理规范》到《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服务规范》,企业将制度红利转化为技术护城河。


• 开放生态的引擎:借力前海“国际服务圈”与“出海e站通”,前海粤十在RCEP区域计划布局15个海外服务中心,推动“中国标准”走向世界。


未来已来:前海粤十以“数字基座”重塑全球冷链未来


站在深圳45周年的新起点,前海粤十正迈向更宏大的蓝图:


• 科技向实:计划3年内建成覆盖全球主要农产品产区的“数字基础设施网络”,以区块链技术构建可信溯源体系。

• 绿色赋能:联合众多生态合作伙伴,通过AI算法优化能耗,助力冷链园区实现双碳、节能目标。

• 民生普惠:依托深圳“民生七有”政策,下沉社区建设智能生鲜驿站,让市民享受“15分钟冷链生活圈”。



从蛇口“开山炮”到前海“数字浪潮”,深圳45年的传奇,是一部用改革突破边界、以开放拥抱世界的史诗。而前海粤十的故事,则印证了“深圳模式”的强大生命力——当敢闯敢试的精神注入科技创新,当制度创新的沃土滋养产业变革,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征程必将书写更辉煌的篇章。

本文标签: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400-823-3023

(周一至周日9:00-21:00)

深圳总公司:深圳市南山区中粮前海创新中心•东塔 18、19楼
杭州分公司:杭州市余杭区德信数据产业大厦19楼、20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