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粤十

深圳前海粤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商务部·冷链大数据应用推广工作组/组长单位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单位
十六年砥砺前行,持之以恒,做您可托付的信息化合作伙伴。

有哪些先进技术可用于冷链货物盘点?

发布时间:2025-07-16

在冷链货物盘点中,由于低温、高湿、货物密集(如多层货架、整托盘堆叠)等环境特性,传统人工盘点效率低、误差大且存在安全隐患。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一系列先进技术被应用于冷库盘点场景,实现了自动化、高精度、非接触式的盘点。下面粤十和大家介绍一些目前应用于冷链仓库货物盘点的主流先进技术!


冷链仓库货物盘点


1. RFID(射频识别技术)

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贴有 RFID 标签的货物,实现批量、远距离读取(无需可视接触)。

冷链适配性:采用抗低温、防水 RFID 标签(可耐受 - 40℃至 85℃低温,防冷凝水侵蚀),粘贴于货物包装或托盘上。

搭配手持 RFID 阅读器或固定式通道阅读器(如安装在冷库出入口、货架旁),快速读取标签内的货物信息(品类、批次、保质期、入库时间等)。


优势:

盘点效率高:单次可读取数十至上百个标签,替代人工逐件扫码,盘点速度提升 5-10 倍。

穿透性强:可穿透纸箱、塑料膜等包装,无需拆包即可识别,减少低温环境下的人工操作。

典型场景:整托盘货物入库 / 出库时,通过固定式阅读器自动盘点数量;定期盘点时,工作人员穿戴防寒服手持阅读器在货架间移动,完成批量扫描。


2. 蓝牙 Beacon(信标技术)

在货物或托盘上安装蓝牙 Beacon 标签,通过冷库内部署的蓝牙基站接收信号,结合定位算法实现货物位置追踪与数量统计。

冷链适配性:Beacon 标签体积小、功耗低(续航可达 1-3 年),支持低温环境(-30℃以上稳定工作)。

优势:

低成本部署:相比 RFID,Beacon 标签成本更低,适合中小批量货物盘点。

定位与盘点结合:不仅能统计数量,还能实时显示货物在冷库内的位置,辅助查找错位货物。

局限性:读取距离较短(通常 10-50 米),密集环境下易受金属货架干扰,适合局部区域盘点。


3. 二维码 / 条形码自动化识别(AI 视觉扫描)

通过高清工业相机 + AI 算法,自动识别货物包装上的二维码 / 条形码,替代人工扫码。

冷链适配性:相机配备防雾镜头和低温防护外壳,避免冷库内冷凝水影响成像。

AI 算法优化:针对低温下包装褶皱、标签模糊、反光等问题,通过图像增强、畸变矫正技术提升识别成功率(准确率可达 99% 以上)。

应用形式:

固定式视觉设备:安装在传送带、货架通道旁,货物经过时自动扫描。

移动机器人集成视觉:盘点机器人搭载相机自主导航,对货架货物进行 360° 扫描。

优势:兼容传统条码体系,改造门槛低,适合已有条码管理的企业升级。


4. 3D 视觉与体积测量技术

通过 3D 相机(如激光雷达、结构光相机)扫描货物外形,获取体积、数量、堆叠状态等数据,结合 AI 算法分析盘点结果。

冷链适配性:3D 相机可在低光照、高反光的冷库环境中工作,不受标签缺失或损坏的影响。

典型应用:

整托盘货物盘点:快速测量托盘上货物的总数量、堆叠层数,识别是否存在货物缺失或错放。

不规则货物盘点:针对无标签的散装货物(如冻肉块、果蔬筐),通过体积和外形特征匹配库存数据。

优势:无需依赖标签,解决标签脱落、损坏导致的盘点失效问题。


5. 冷链专用盘点机器人

搭载温湿度传感器、RFID 阅读器、高清相机等模块,具备自主导航能力(激光 SLAM 或二维码导航),可在 - 30℃低温环境中稳定运行。支持自动避障(避开货架、人员、叉车),按预设路线对冷库各区域进行周期性盘点。

功能优势:

替代人工进入低温区域作业,降低冻伤风险;24 小时不间断盘点,实时更新库存数据。

数据自动上传至仓储管理系统(WMS),生成盘点差异报表(如实际数量与系统记录不符的货物明细)。

典型场景:大型冷库的日常循环盘点,机器人每小时可完成 500-1000 个货位的扫描。


6. AGV(自动导引运输车)集成盘点功能

技术特点:在传统 AGV(用于货物搬运)基础上增加盘点模块,实现 “搬运 + 盘点” 一体化。

AGV 在运输货物至指定货位时,同步完成该货位的标签读取或图像扫描,更新库存信息,避免单独盘点的重复劳动。


7、区块链与追溯技术

核心原理:将货物的盘点数据(数量、位置、时间、操作人员)上传至区块链平台,实现数据不可篡改、全程可追溯。

与盘点结合的优势:

解决盘点数据造假问题:人工盘点易出现漏报、错报,区块链的分布式记账确保数据真实可信。

支持多方协同盘点:供应商、物流商、仓库可共享区块链上的盘点数据,减少跨主体对账误差(如跨境冷链中多方核对货物数量)。

典型应用:药品冷链中,每批次货物的盘点记录与温湿度数据绑定上链,监管部门可随时溯源核查。


8、AI 算法与大数据分析技术

a. 智能盘点预测与异常预警

技术逻辑:通过历史盘点数据训练 AI 模型,预测货物损耗率、库存周转率,提前预警可能存在的盘点差异(如某类货物近期盘点频繁短缺,系统提示加强抽检)。

功能延伸:结合销售数据、天气数据(如高温天气生鲜损耗增加),动态调整盘点频次(如易腐货物缩短盘点周期)。

b. 多源数据融合盘点

技术实现:将 RFID 读取数据、视觉识别结果、传感器数据(如货位重量传感器的承重变化)进行融合分析,交叉验证盘点结果。

优势:单一技术可能存在误差(如 RFID 标签漏读),多源数据融合可将盘点准确率提升至 99.9% 以上。


9、无人机盘点技术(特定场景适用)

应用场景:高大冷库(如立体货架高度超过 10 米)或危险区域(如氨气制冷区)的盘点。

技术特点:无人机搭载轻量化相机和 RFID 阅读器,通过预设航线飞行,对货架高层货物进行图像拍摄或标签读取,解决人工难以触及区域的盘点难题。

局限性:受冷库内空间狭窄、金属货架信号干扰影响,目前仅在部分大型冷库试点应用。


先进技术在冷链仓储盘点中的核心价值是 “降本、提效、保安全”,通过减少人工干预降低低温作业风险,通过自动化设备提升盘点效率(传统人工盘点 1 万件货物需 8-12 小时,RFID 或机器人盘点仅需 1-2 小时),通过数据技术提高盘点准确性(减少因错盘导致的库存积压或缺货)。企业可根据货物类型(是否有标签、是否规则)、冷库规模、成本预算选择单一技术或多技术融合方案,最终实现 “实时盘点、动态库存” 的智能化管理目标。如果您有相关的盘点问题或者想要在您的冷库中部署相应的无人化盘点系统,可以填写网站表单联系粤十!

(友情提示:本文部分内容由人工智能大模型生成

本文标签: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400-823-3023

(周一至周日9:00-21:00)

深圳总公司:深圳市南山区中粮前海创新中心•东塔 18、19楼
杭州分公司:杭州市余杭区德信数据产业大厦19楼、20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