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粤十

深圳前海粤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商务部·冷链大数据应用推广工作组/组长单位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单位
十六年砥砺前行,持之以恒,做您可托付的信息化合作伙伴。

政府搭台 + 企业亮剑:粤十与云南共绘冷链管理数字化蓝图

发布时间:2025-05-15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是连接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门户,拥有 “一带一路” 建设的核心枢纽地位。昆明作为云南省会,是国家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城市,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为全球百强机场,航线网络覆盖全球主要城市;中老铁路的开通,更是打通了中国与东南亚的陆路大通道,使云南成为跨境冷链物流的关键节点。云南拥有多个国家级边境口岸,如瑞丽、磨憨等,依托丰富的生鲜农产品资源(如鲜花、热带水果、野生菌等)和面向东盟的区位优势,云南正逐步成为全国重要的跨境冷链物流中心,为本地及周边国家的生鲜产品流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尽管云南冷链物流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但行业信息化水平整体较低,在仓储管理和运输管理方面问题尤为突出,导致生鲜损耗大,严重阻碍了冷链经济的发展壮大。


仓储管理:全省冷链企业仓储信息化覆盖率不足 30%,多数企业仍依赖人工记账和传统库存管理方式,库存准确率仅 80%。冷库温控缺乏智能化调节,无法根据不同品类生鲜的存储需求动态调整温度,导致部分产品因存储条件不达标出现变质损耗。此外,仓储作业流程自动化程度低,分拣效率低下,人工成本占比高达 40%。

运输管理:运输环节信息化监控手段匮乏,车辆位置、行驶路线、车厢温度等关键数据无法实时追踪,运输时效误差率达 20%。冷藏车空驶率高达 35%,由于缺乏智能配载系统,车辆返程空驶现象普遍,不仅增加了运输成本,还造成能源浪费。同时,传统运输模式难以实现对生鲜产品运输全程的温度监控,运输过程中因温度异常导致的损耗率达 1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8 个百分点。


因此,云南冷链企业亟需一场冷链信息化的“革命”,通过引入先进的智能化冷链管理系统,来促进当地冷链经济的繁荣发展



那么,智能化冷链管理系统包含哪些方面呢?主要涵盖以下核心方面:


运输管理系统:通过北斗定位、物联网(IoT)技术,实现对运输车辆的实时位置监控、行驶路径优化、车厢温度实时采集与预警。具备智能配载功能,根据订单需求和车辆运力自动匹配最优运输路线,降低空驶率,提升运输效率。

仓储管理系统:运用 AI 算法优化库存管理,实现智能出入库管理、库存周转率分析与优化。支持自动化分拣设备接入,通过智能分拣系统提升分拣效率;同时具备动态温控功能,根据不同品类生鲜的存储要求自动调节冷库温度,保障存储品质。

全链条追溯系统: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 “一物一码” 溯源体系,实现生鲜产品从生产源头、仓储、运输到销售终端的全程可追溯,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可查,增强消费者信任度。

订单管理系统:实现订单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包括订单接收、审核、分配、跟踪及结算等环节,提升订单处理效率和准确性,优化客户服务体验。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对冷链各环节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分析,为企业提供运营数据报表、趋势分析和决策建议,帮助企业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


粤十智能化冷链管理系统介绍



粤十作为国内领先的冷链数字化服务商,其智能化冷链管理系统凭借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行业经验,为冷链企业提供全方位数字化解决方案。


运输管理:通过北斗定位与物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实时监控车辆位置、行驶速度、油耗等数据,并结合实时交通信息自动优化运输路线,可降低空驶率 20% 以上。车厢内安装智能温控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度数据,当温度异常(如超出设定范围)时,系统 30 秒内触发多级预警(司机、调度中心、客户),确保及时处理,保障产品品质。

仓储管理:运用 AI 算法对库存数据进行分析,优化库存布局和补货策略,提升库存周转率。智能分拣系统通过条码识别、自动称重等技术实现快速分拣,分拣效率可提高 50% 以上。动态温控模块根据不同品类生鲜的存储需求,自动调节冷库温度,同时优化制冷设备运行参数,降低能耗 18% 左右。在广州港南沙冷链物流中心的应用案例中,冷库利用率从 60% 提升至 90%,展现了强大的仓储优化能力。

全链条追溯:利用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的特性,为每一件生鲜产品生成唯一的追溯码,记录产品从种植 / 养殖、加工、仓储、运输到销售的全流程信息。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查询产品详情,实现 “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目前粤十系统冷链追溯覆盖率超 95%,已服务全国 21 万家 B 端客户。


为推动云南冷链产业智能化升级,前海粤十公司领导与云南地方政府领导进行了多次深入交流互动。双方就云南冷链产业发展现状、痛点及智能化升级路径展开探讨,并达成一系列合作共识。


前海粤十考察组赴西双版纳州考察调研,共筑“数字冷链+跨境贸易”新标杆


云南地方政府领导多次率队前往前海粤十公司总部考察调研,实地了解粤十智能冷链管理系统的技术优势和应用案例,对系统在提升冷链效率、降低损耗等方面的成效给予高度认可。


云南省红河州副州长许高红一行莅临前海粤十考察交流


政策加持


为加快冷链产业信息化升级步伐,云南政府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为冷链企业智能化改造提供有力支持:

基础设施建设:2024 年启动省级跨境冷链物流枢纽建设计划,计划到 2025 年建成 10 个省级跨境冷链物流基地,与昆明、瑞丽等 5 个国家级冷链物流基地形成 “5+10” 跨境冷链物流网络,重点提升冷链仓储、分拣、加工等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

设备更新补贴:对购买新能源冷藏车的企业给予最高 8 万元 / 辆的补贴,鼓励企业淘汰高能耗老旧车辆,推动全省冷藏车电动化率提升至 25% 以上,降低运输环节碳排放。

数字化转型支持:设立冷链产业数字化转型专项基金,对采用智能冷链管理系统的企业给予最高 300 万元的贴息贷款,支持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同时,对成功创建国家级或省级冷链数字化示范企业的单位,给予最高 100 万元的奖励。

跨境冷链政策:针对跨境冷链物流,简化进出口通关手续,建立跨境冷链产品 “绿色通道”,提高通关效率。对开展跨境冷链追溯体系建设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推动云南与东盟国家冷链标准对接和互认。


云南冷链企业在升级智能化冷链管理系统后将会带来哪些改变?(数据参考合作企业成功案例预估


指标
升级前
升级后
提升幅度
仓储信息化覆盖率
30%
85%
+55%
库存准确率
80%
98%
+18%
冷库利用率
60%
90%
+30%
分拣效率
人工分拣为主
自动化分拣效率提升 50%
+50%
运输信息化覆盖率
25%
80%
+55%
运输时效误差率
20%
5%
-15%
冷藏车空驶率
35%
15%
-20%
生鲜损耗率
18%
8%
-10%
单位能耗
高于发达国家 25%
与发达国家持平
-25%
人工成本占比
40%
25%
-15%


云南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生鲜农产品资源,在冷链产业发展中具有巨大潜力。然而,当前冷链企业信息化水平不足、损耗率高等问题制约了产业竞争力。粤十智能冷链管理系统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精准破解云南冷链行业在仓储、运输等环节的痛点,有效提升了运营效率、降低了成本和损耗。


云南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政策与粤十系统的应用形成 “政策 + 技术” 双轮驱动,为冷链企业升级提供了有力保障。从实际数据来看,企业在升级智能化系统后,各项关键指标均实现显著改善,充分展现了智能化改造的显著成效。


未来,随着云南 “跨境冷链物流中心” 建设的推进,依托粤十等科技企业的技术支持,云南有望打造全国跨境冷链数字化标杆,进一步提升在东南亚、南亚市场的影响力,推动云南从 “农业大省” 向 “冷链强省” 跨越,为全国冷链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借鉴的 “云南模式”。


您可能感兴趣的:

前海粤十考察组赴西双版纳州考察调研
前海粤十赴东川考察,共谋跨境物流与农业产业升级
前海粤十与楚雄州深化战略协作,赋能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
共青团云南省楚雄州相关领导携楚雄州创业青年走进前海粤十考察交流

本文标签: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400-823-3023

(周一至周日9:00-21:00)

深圳总公司:深圳市南山区中粮前海创新中心•东塔 18、19楼
杭州分公司:杭州市余杭区德信数据产业大厦19楼、20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