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粤十

深圳前海粤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商务部·冷链大数据应用推广工作组/组长单位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单位
十六年砥砺前行,持之以恒,做您可托付的信息化合作伙伴。

详解冷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温控及预警

发布时间:2025-02-28

冷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是通过物联网(IoT)、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温度敏感货物在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进行全程监控与管理的数字化平台。其核心目标是确保货物始终处于适宜的温度环境,同时优化资源调度、降低损耗并满足行业合规要求。冷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包含了很多功能,比如:订单管理与路径规划,环境监控(主要是温控及预警功能),设备控制,数据分析与决策,追溯与合规。其中环境监控(主要是温控及预警功能)是整个冷链物流过程最重要的环节。


为什么说温控及预警是整个冷链物流过程最重要的环节?


1、保障产品质量与安全

药品、疫苗等对温度极度敏感,超温可能导致失效甚至危害健康;生鲜食品的腐败率与温度直接相关,温度波动可能造成30%以上的货损。

2、满足行业合规要求

医药行业需符合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FDA等标准;食品行业需遵循HACCP(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

温控数据是监管审计的核心依据,缺失或异常可能导致法律风险。

3、降低运营成本

提前预警可避免整批次货物报废,例如一批价值百万的疫苗若超温失效,损失远超系统投入成本;通过智能控温减少设备能耗(如冷库节能10-20%)。

4、提升客户信任

实时温度共享功能增强客户对物流过程的透明度,例如生鲜电商可向消费者展示配送全程温度曲线。


如何实现冷链物流全程的温控及预警?


实现冷链物流全程的温控及预警包含两个方面,分别是硬件层面和软件层面:

硬件层:数据采集与传输

传感器部署:在冷藏车、冷库、包装箱内安装高精度温湿度传感器(如DS18B20数字传感器),部分场景需监测CO₂、乙烯浓度(果蔬保鲜)。

通信技术:

短距离:蓝牙、ZigBee用于车内或库内数据传输;

长距离:4G/5G、LoRa、卫星通信(适用于跨境或偏远地区)。


软件层:数据分析与预警

阈值设定:根据不同货物需求设置温度范围(如冷冻食品-18℃±2℃、红酒12-18℃)。

多级预警机制:

初级预警:温度轻微波动(如超限5分钟),通知司机检查设备;中级预警:持续超限10分钟以上,自动启动备用制冷设备;高级预警:设备故障或温度失控,触发应急响应(如联系维修、转移货物)。

AI预测模型:基于历史数据预测温度趋势

控制层:自动化调节

智能控温:通过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联动制冷设备,例如冷藏车温度超限时自动加大制冷功率。

动态路径调整:结合天气数据(如高温预警)重新规划运输路线,避开高温区域。

可视化与追溯:

通过热力图展示冷库温度分布,识别局部热点;

区块链技术存证温度数据,防止篡改


应用对象以及实施成本


主要应用领域:

医药行业,食品行业,化工行业

实施成本:

主要是硬件成本+软件成本+运维成本,中小型企业可采用SaaS模式,以较低成本接入第三方冷链管理平台,比如粤十冷链管理平台


总结:冷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温控及预警功能,通过“监测-分析-调控-追溯”闭环管理,成为保障冷链安全的生命线。其技术实现依赖于物联网、AI与自动化设备的深度结合,而应用成本正随着技术进步逐年降低。未来,随着医药生鲜全球流通需求激增,智能化、绿色化的温控系统将成为行业标配,进一步推动冷链物流从“成本中心”向“价值中心”转型。


本文标签: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400-823-3023

(周一至周日9:00-21:00)

深圳总公司:深圳市南山区中粮前海创新中心•东塔 18、19楼
杭州分公司:杭州市余杭区德信数据产业大厦19楼、20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