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粤十

深圳前海粤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商务部·冷链大数据应用推广工作组/组长单位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单位
十六年砥砺前行,持之以恒,做您可托付的信息化合作伙伴。

粤十资讯 | 高标冷库需求量上升,物流地产冷库运营的模式有这些.....

发布时间:2023-04-21
冷链产品与其他传统的常温产品最大的区别,就是常温产品在流通过程中靠价格或是服务取胜。但冷链产品都是以质量为先,第二才是成本。


随着新零售与生鲜电商的兴起,冷链物流行业也逐渐分化成熟,各类模式应运而生。


后疫情时代冷运需求发生了什么变化?冷链物流配送如何保障生鲜食品从产地到餐桌的安全?除了食品安全风险外,生鲜供应链的发展还面临哪些挑战?传统价格竞争能否满足生鲜电商的发展需要? 

高标冷库需求量上升,冷链运输网络更下沉


疫情期间冷运需求正发生变化,除了消费端对生鲜产品的需求增长,消费习惯改变外,秦玉鸣表示,在渠道端,冷库、冷藏车辆等冷链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大幅增加。秦玉鸣表示,疫情暴露出来城乡和区域冷链设施分布不均衡,高标冷库需求量上升,田间地头移动式冷库等建设及投入不足等问题。
“很多企业在生鲜冷运的投入还是比较谨慎的。对冷链企业而言,冷藏库的扩大投入可能会产生较大的经营压力,几乎是生鲜领域的大企业具备一定规模后才进行投入使用。”某物流中心总经理吴建伟表示,冷藏库的建设成本比普通的干仓高出很多,在干仓的基础上改造一平米,大概在2000元左右,该费用只是纯粹做一些制冷机组、保温方面的改造,不包含开工设备等。


中西部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起来后,冷链运输的网络更加下沉,随着冷链基础设施的进一步扩展,生鲜冷链从2B向2C转变,改变了传统生鲜供应链的商业模式。在冷链仓储作业方面,订单开始系统化,对仓的分拣作业要求更高,原先2B是大批量分拣,现在2C后分拣要拆零。在冷链生鲜运输上,订单碎片化使配送的频次效率进一步加强。

冷链物流相关标准不统一


除了食品安全问题外,冷链物流也面临其他痛点。
在政策方面,规范冷链物流各环节市场主体行为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由于冷链物流中的生鲜农产品订单呈现不同品类、小规模、碎片化趋势,增加了冷链物流分拆、装卸流程,加大了冷链物流标准化难度。当前冷链物流相关标准不统一,冷链物流各环节的设备设施,温度控制和操作规范等方面缺少可供参考与执行的统一标准。

在生鲜产品源头上,由于中国不是大规模种植养殖,产业端比较分散,很多产地的生鲜农产品没有在产地进行分级包装,应季的农产品上市后需要马上推销,导致价格比较低,农民实际上并没有从中收益很多,农民在这方面积极性不高。此外,由于没有在产地进行控温保存,生鲜产品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损耗率较高。运输车空车到基地拉货,付了双向的流通成本,也加重了生鲜农产品的物流成本。


“生鲜生意的逻辑是生鲜产品及时从产地到仓库,再把库里停留的时间压缩到最短,能够尽快送到客户手上去。现在生鲜行业的供应链信息化水平仍需提升,尤其是生鲜产品信息追溯平台和系统建设还相对落后,如果在消费终端出现产品质量问题,责任归属难以划分,会影响生鲜产品全链条。”吴建伟表示。

当下冷链环节溯源在技术上完全可以实现,但同时也意味着要花更高的成本。“目前冷链整体的数智化布局普遍还未达到较高水平,许多环节的跟进还需要依靠大量的人力,信息还不能实现完全互通。虽然也有预约等一些机制在,但通常情况下由于供应商配货时间、仓库人力调配等不可控因素,还是可能造成一些资源闲置。”


冷链库存复用


“很多大型友商为了抢占市场烧钱很严重,至少社区团购这一块的价格战还是存在,也可能会持续下去。它们的模式确实不是为了做生鲜的生意,而是借助生鲜这个概念来做大数据,或者说做一个未来并不在生鲜本身上获利的生意,相当于花了非常低的成本拿到了足够庞大的客户数据,对他们而言实际上还是划算的,所以愿意去烧这个钱。”吴建伟表示。

在未来生鲜电商的发展方面,未来生鲜电商在产品的品质方面竞争会更加激烈。“我们希望通过品牌建设,真正把好的农产品卖给对生活品质有一些要求的消费群体。如果纯粹打价格战,低价降低产品的质量,对整个冷链的副作用会更大。”

对于近年电商直播的兴起,某物流华南冷链仓储负责人王敏龙在峰会上表示,原来在前端促销的力度、金额等都是计划性的,现在面对电商直播后,彻底颠覆原来的一些算法模式和一些折扣方案。
为了缓解直播电商的冲击,应对季节性冻品空仓率较高的问题,王敏龙表示,在仓储方面计划做BC端的融合,在B端业务不忙的情况下,支持电商直播的业务,C端在没有双11与618大促的情况下,拿出共享库存去做一些B端的业务存储跟配送。冷链业务的商品共享库存,通过库存复用的结构,做线上一盘货,帮客户做一些线下业务链的支撑。
冷链业务前期重在铺仓,在多种行业领域开展业务,成本在分摊和开支方面不可控。未来,将针对几个主流领域做更多的数据资源的沉淀、技术开发。第一个可能会往餐饮一体化主题开展客户群体,打开之前看不到的场景或是一些成本优化的空间。


物流地产商冷库运营的三种模式,就目前物流地产商介入冷库及其运营,暂已形成了三种模式:


以“WW”为代表的“重运营强标准”

即在国内全面实施冷链物流产业,将资产与运营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追求运营标准化和成本标准化,为客户提供以冷库资源为保障的冷链服务解决方案,从而带动实现冷库与冷链园区的标准化。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不仅需要一个企业一个集团的投入,更需要举整个产业、整个行业之力。


以“YP”为代表的“运营服务于资源”

即整体呈现“全资产全运营”格局,实质是拿冷链运营做题材,以获取产业园用地资源为目的。
事实上始终存在开发与运营的严重不均衡,也势必形成“投资收益”的不良循环。

以“PLS”为代表的“产业链影响资源”

即表现形式上扶持整个冷链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但在极端且漫长的不稳定产业发展阶段,对冷库资源网络化开发的作用极为有限,也是拿产业当题材,实际仍是招租+物业。


那么以物流仓储与园区作为前提资源与条件的物流地产商,应采取怎样行之有效的运营方式介入到冷库的开发与经营中去呢?


1、结构并存

即冷库资源的收购、定制与预制并存,这不仅是资产和硬件层面的,也将涉及不同的运营运作方式。
目前国内冷链市场处于本土生鲜农产品与进口生鲜农产品并存的格局,各自对冷库的需求存在对冲状态,即存在上下游关系。
进口生鲜农产品的规模化存贮需要以高标仓为特点的仓储资源,但由于规模大和周转慢,会影响单价水平;
本土生鲜农产品,依托以销定产的产业链体系,由于规模小、周期短,对单价和库区品质要求不高。

因此保有两种资源是有必要的,即通过收购部分正处成熟运营,规模小、区域化的冷库与园区,同时预制化现有干货高标仓园区的部分库房,以形成对上述两种冷链产品生态的需求把控和客户引进与平衡。
与此同时,发挥收购资源的运营能力,覆盖两种资源的运营,以达成在同一地区的生鲜农产品对冲式协同。
而定制化,主要针对互联网与新零售商超和高端的医药流通仓储需求,以有资源有客户为优势,吸引谋求与第三方冷链服务商的运营合作,并逐步培植自己的深度运营团队,尤其是医药流通领域。
从而,整体上形成“收购”、“定制”和“预制”并存的格局,及其运营模式。


2、运力融入

即有意识地在多建制的冷库及园区条件下,引进车辆运力资源,使得园区成为干线冷链运输与冷链城市配送的交互点。对区域型低端冷库资源的收购,实质是在搭建一个融入运力的运营体系,因为这些区域型低端冷库才是目前真正意义上的“干配枢纽”,让这种优势向目前现有和新开发的高标仓园区延伸,一方面放大运力在更多资源上的收益,另一方面则对区域的多等级冷库形成运营和收益的再叠加。


3、运营创新

即从软硬件多角度融合包括:金融、贸易、运力等运营项目,形成立体的运营创新格局,进一步加强客户对冷库资源及基础运营的粘性。
收购与定制,可以通过各种金融杠杆模式,实现资源改建、升级和运营整合。
适度参与贸易,通过货权关系与让渡流程,实现更为紧密的运营合作关系和深度业务合作,拓宽更广泛的供应链业务空间。
由点到面地逐步建立由区域到全国的运力平台,依托区域园区和冷库的驻车优势,从硬件上开发有利于驻车、转运、驳运和生活的配套条件,并在软件上开发自有与合作的运力互联网平台,以联动更广泛的园区资源和运力资源。

本文标签: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400-823-3023

(周一至周日9:00-21:00)

深圳总公司:深圳市南山区中粮前海创新中心•东塔 18、19楼
杭州分公司:杭州市余杭区德信数据产业大厦19楼、20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