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23-3023
随着新零售与生鲜电商的兴起,冷链物流行业也逐渐分化成熟,各类模式应运而生。
后疫情时代冷运需求发生了什么变化?冷链物流配送如何保障生鲜食品从产地到餐桌的安全?除了食品安全风险外,生鲜供应链的发展还面临哪些挑战?传统价格竞争能否满足生鲜电商的发展需要?
高标冷库需求量上升,冷链运输网络更下沉
中西部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起来后,冷链运输的网络更加下沉,随着冷链基础设施的进一步扩展,生鲜冷链从2B向2C转变,改变了传统生鲜供应链的商业模式。在冷链仓储作业方面,订单开始系统化,对仓的分拣作业要求更高,原先2B是大批量分拣,现在2C后分拣要拆零。在冷链生鲜运输上,订单碎片化使配送的频次效率进一步加强。
冷链物流相关标准不统一
在生鲜产品源头上,由于中国不是大规模种植养殖,产业端比较分散,很多产地的生鲜农产品没有在产地进行分级包装,应季的农产品上市后需要马上推销,导致价格比较低,农民实际上并没有从中收益很多,农民在这方面积极性不高。此外,由于没有在产地进行控温保存,生鲜产品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损耗率较高。运输车空车到基地拉货,付了双向的流通成本,也加重了生鲜农产品的物流成本。
“生鲜生意的逻辑是生鲜产品及时从产地到仓库,再把库里停留的时间压缩到最短,能够尽快送到客户手上去。现在生鲜行业的供应链信息化水平仍需提升,尤其是生鲜产品信息追溯平台和系统建设还相对落后,如果在消费终端出现产品质量问题,责任归属难以划分,会影响生鲜产品全链条。”吴建伟表示。
当下冷链环节溯源在技术上完全可以实现,但同时也意味着要花更高的成本。“目前冷链整体的数智化布局普遍还未达到较高水平,许多环节的跟进还需要依靠大量的人力,信息还不能实现完全互通。虽然也有预约等一些机制在,但通常情况下由于供应商配货时间、仓库人力调配等不可控因素,还是可能造成一些资源闲置。”
冷链库存复用
“很多大型友商为了抢占市场烧钱很严重,至少社区团购这一块的价格战还是存在,也可能会持续下去。它们的模式确实不是为了做生鲜的生意,而是借助生鲜这个概念来做大数据,或者说做一个未来并不在生鲜本身上获利的生意,相当于花了非常低的成本拿到了足够庞大的客户数据,对他们而言实际上还是划算的,所以愿意去烧这个钱。”吴建伟表示。
在未来生鲜电商的发展方面,未来生鲜电商在产品的品质方面竞争会更加激烈。“我们希望通过品牌建设,真正把好的农产品卖给对生活品质有一些要求的消费群体。如果纯粹打价格战,低价降低产品的质量,对整个冷链的副作用会更大。”
对于近年电商直播的兴起,某物流华南冷链仓储负责人王敏龙在峰会上表示,原来在前端促销的力度、金额等都是计划性的,现在面对电商直播后,彻底颠覆原来的一些算法模式和一些折扣方案。
为了缓解直播电商的冲击,应对季节性冻品空仓率较高的问题,王敏龙表示,在仓储方面计划做BC端的融合,在B端业务不忙的情况下,支持电商直播的业务,C端在没有双11与618大促的情况下,拿出共享库存去做一些B端的业务存储跟配送。冷链业务的商品共享库存,通过库存复用的结构,做线上一盘货,帮客户做一些线下业务链的支撑。
冷链业务前期重在铺仓,在多种行业领域开展业务,成本在分摊和开支方面不可控。未来,将针对几个主流领域做更多的数据资源的沉淀、技术开发。第一个可能会往餐饮一体化主题开展客户群体,打开之前看不到的场景或是一些成本优化的空间。
物流地产商冷库运营的三种模式,就目前物流地产商介入冷库及其运营,暂已形成了三种模式:
以“WW”为代表的“重运营强标准”
以“YP”为代表的“运营服务于资源”
以“PLS”为代表的“产业链影响资源”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不仅需要一个企业一个集团的投入,更需要举整个产业、整个行业之力。
事实上始终存在开发与运营的严重不均衡,也势必形成“投资收益”的不良循环。
那么以物流仓储与园区作为前提资源与条件的物流地产商,应采取怎样行之有效的运营方式介入到冷库的开发与经营中去呢?
1、结构并存
即冷库资源的收购、定制与预制并存,这不仅是资产和硬件层面的,也将涉及不同的运营运作方式。
因此保有两种资源是有必要的,即通过收购部分正处成熟运营,规模小、区域化的冷库与园区,同时预制化现有干货高标仓园区的部分库房,以形成对上述两种冷链产品生态的需求把控和客户引进与平衡。
与此同时,发挥收购资源的运营能力,覆盖两种资源的运营,以达成在同一地区的生鲜农产品对冲式协同。
而定制化,主要针对互联网与新零售商超和高端的医药流通仓储需求,以有资源有客户为优势,吸引谋求与第三方冷链服务商的运营合作,并逐步培植自己的深度运营团队,尤其是医药流通领域。
从而,整体上形成“收购”、“定制”和“预制”并存的格局,及其运营模式。
2、运力融入
即有意识地在多建制的冷库及园区条件下,引进车辆运力资源,使得园区成为干线冷链运输与冷链城市配送的交互点。对区域型低端冷库资源的收购,实质是在搭建一个融入运力的运营体系,因为这些区域型低端冷库才是目前真正意义上的“干配枢纽”,让这种优势向目前现有和新开发的高标仓园区延伸,一方面放大运力在更多资源上的收益,另一方面则对区域的多等级冷库形成运营和收益的再叠加。
3、运营创新
即从软硬件多角度融合包括:金融、贸易、运力等运营项目,形成立体的运营创新格局,进一步加强客户对冷库资源及基础运营的粘性。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