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粤十

深圳前海粤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商务部·冷链大数据应用推广工作组/组长单位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单位
十六年砥砺前行,持之以恒,做您可托付的信息化合作伙伴。

漫谈智慧冷链物流,这片蓝海步入快车道!

发布时间:2022-02-16
随着人们对于食品个性化需求的提升,生鲜食品的线上交易与日 俱增。对于生鲜食品如奶、蔬菜、水果、肉、海鲜等需要低温贮藏及运输,冷链物流则为其提供了最为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同时抑制细菌的活性、降低细菌在运输或仓储过程中的繁殖,最大化保证货品的品质及安全。
近年来,业界学者及企业就智慧冷链物流展开深入研究,2010年IBM发布的《智慧的未来供应链》研究报告中提出智慧供应链概念,并由此延伸出智慧物流概念,即智慧物流是以信息化为依托并广泛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工 具,在物流价值链上的6项基本环节(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实现系统感知和数据采集的现代综合智能型物流系统;同理,智慧冷链物流可以理解为:在物流系统中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使整个冷链物流系统运作如同在人的大脑指挥下实时收集并处理 信息,做出最优决策、实现最优布局,冷链物流系统中各组成单元能实现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的分工、协同;简单来说,智慧冷链物流本质即是货物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智能移动过程,通过对物流赋能 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物流信息交互,是高层次、高端化的新型物流形态。
当下,疫情进入抗疫常态化,此次疫情让人们感受到物流作为基础设施的地位,而多地出现冷冻食品被检测出新冠病毒,也对冷链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生活食品和消费品的智慧化冷链物流如无接触配送被提上日程。“无接触配送”在物流配送、电商等行业内也迅速铺开和跟进,众多企业、平台已跟进“无接触配送”服务,如沃尔玛、家乐福、京东、盒马鲜生、顺丰冷链、每日优鲜等。自此,智慧冷链物流开始广泛进入大众视野,提供便民服务。目前,智慧冷链物流需求逐渐旺盛,冷鲜食品线上消费规模剧增,我国农产品智慧冷链物流市场容量巨大,市场潜能尚在进一步释放中,行业的发展空间与机会较多;因此,各大冷链物流企业结合实际,纷纷布局智慧冷链物流,我国冷链智慧物流进入了百舸争流的发展态势,且以“北上深”三城竞争力领先,代表企业有菜鸟网络、京东物流等。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9年我国智慧物流交易规模达4872亿元,同比增长19.55%;其中, 智慧冷链物流这片蓝海也步入快车道。

总之,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平稳增长,对外开放新格局正加速形成,食品消费不断升级、城镇化进程 不断加快、食品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以及国际合作空间不断扩展等因素都将促进我国智慧冷链物流需求市场的持续扩张与行业不断发展。在“内需+政策”的背景下,智慧冷链物流发展前景广阔。

谈及智慧冷链物流必然离不开关键词:物 流、冷链物流、智慧冷链物流,这也是智慧冷链 物流发展的进阶。对于物流的起源,几十年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在原始部落物流就存在了—— 将猎取的猎物搬回洞穴进行储存分配,但这仅仅 是完成了一个动作或过程,是单一的而不是系 统性的指令。直至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物流 也不具备系统性。Logistics是物流的原始词汇, 20世纪80年代被日本精准的翻译为“物流”, 后被先进学者从日本传入中国;而现代物流成为 一门学科,更加侧重系统与战略层面,重点在于通过构建物流系统从而完善物流战略,包括仓库选址、确定库存政策、设计订单录入系统以及选择运输方式,其中潜意识的动作因素减少,而依赖于不同物流理念和物流管理人员运营决策手段的因素大幅度提升。
2016年开始,中国物流现代化处于瓶颈阶段,物流成本居高不下。随着数字经济的提出,2018年全球供应链管理专业协 会北京副主席吴菁芃研究员等定义了物流的未 来式Digital Logistics——数字物流,是指以数据 (数字单元)为主要生产资料的物流形态,数字 物流本质是一个信息和物流活动都数字化的全新 系统,是通过数据将实体物流与虚拟物流进行不 间断融合的有机过程。可以看出,物流发展经 历了3个阶段:物流1.0——物料搬运(Material Handling);物流2.0——现代物流(Modern Logistics);物流3.0——数字物流(D i g i t a l Logistics。冷链物流的发展固然离不开物流 的更迭与现代化,在谈冷链物流之前有必要对物 流的起源与发展进行简要阐述。


提到冷链,冷库便是第一个映入眼帘的设备,不禁脑海里浮现出“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典故。
其实,我国冷链物流中冷库的雏形历史悠久,早在周代就有初级原始的冷库。据《诗经》记载,“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 日纳于凌阴,四之日蚤(早)献羔祭韭”,这句 诗说的是周人于腊月采冰,正月往冰窖里存冰, 二月用冰镇的羊羔肉和菲菜上供祭神。早在周代,就设有“凌人”官职,专门掌管采冰、储冰 和用冰之事。当时藏冰的冰室称为“凌阴”,可以把冰保存到夏天,它是冷库的初级原始阶段。自周朝开始直至近代,冰窖几乎是历代宫中必不可少的服务设施。到了唐代,伴随着“一骑红尘 妃子笑”的故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冷库雏形。大学士羊望制作了一个双层木箱,木箱夹层 中填充满棉花、羊毛,在荔枝采下后,将藏在地窖的寒冰和新鲜荔枝一起放入木箱中进行运输, 保证了荔枝的新鲜,这个保鲜箱可谓是当时冷库的雏形,亦算是世界上最早的冷库,而快马加鞭又全程“低温”的荔枝运输队伍,也算得上世界上最早的“冷链”系统。
而我国最早的所谓 “冷链配送”是从20世纪80—90年代开始的,那 时配送的只有“冷”,还谈不上“链”。城际配 送只有冷库、冷藏车,但“链”还没有连起来, 谈不上真正的全程冷链。直到2000年左右,“冷链”一词才开始在我国出现。2001年的国家标 准《物流术语》对冷链进行定义:“保持新鲜食品及冷冻食品等的品质,使其在从生产到消费的 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的、配有专门设备的物流网络”[4]。近些年来,我国的很多学者展开了相关研究,又形成了冷链物流的概念,即冷链物流是指为保持食品(新鲜或冷冻)的品质或其他产品(医药等)的效能以及减少运输损耗,在其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货物始终保持一定温度的一种物流运输方式,由预冷处理、冷链加工、冷链贮存、冷链运输和配送及冷链销售等方面构成,涉及冷库、冷藏车、保温盒、冷藏陈列柜等设施。与传统物流相比,冷链物流在每一个环节上对于技术的要求更高,资金投入也更大。事实上,冷链物流的核心不完全是“冷”,而是“恒温”——不同的产品需要不 同的保存温度。可以看出,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在 不断完善和发展。

继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之后,又产生一 颠覆性信息技术产业革命——大数据,其在冷链 物流行业发挥了巨大能量,表现在提升了冷链物 流企业的决策能力、简便了冷链物流过程、提高了服务质量、有助于实现冷链物流信息一体化管 理等方面;同时,在农产品营销中的应用也带来了个性化、品质化的营销方式和经营理念,冷链 物流行业的仁人也在不断探索如何借助大数据促 进智能化管控。用现代化信息通讯技术(如:RFID,传感器网路,智能嵌入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信息技术的融合) 对商品在整个冷链流通过程中进行信息采集、 传输、交换和处理,使配送路径动态优化,温湿度自动化控制,信息共享与同步,故障检测与 预警,确保商品从生产到消费者安全可控、可追溯。
加之,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与互联网通讯技术 的快速发展,加快并促进了我国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这可为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需求,降低冷链全链条成本投入,提高冷链物流效率以及实现绿色、智能冷链提供保障。这些冷链物流 自动化设备及技术让智慧冷链物流具备了自主性能力,如使冷链全链条具备信息感知、处理、计算、信息交互及信息共享等能力,有助于实现冷链物流上、中、下游各环节智能化、自动化、节能化及一体化经营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投入及提高冷链整体利润率。
最后,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随着冷链信息化、数字化发展,智慧冷链物流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即针对生鲜农产品,通过智能硬件、物联网、大数据等智慧化技术与手段,提高物流系统 分析决策和智能执行的能力,提升整个物流系统的智能化、网络化与自动化水平,从流通环节、 底层技术、应用领域和功能目标等方面实现智慧化。
智慧冷链物流的建设发展对易腐食品品质维持力提升、企业管理效率改善及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等都具有战略性意义和价值。从国家层面:降低物流成本占GDP比重、绿色可持续、稳价且确保供需平衡等;从企业层面:增加利润源、节本增效、提升抗风险能力与服务水平等;从农民层 面:增加销售通道、降低产地损失、助力农民增产增收等。